|
10月1日,老杜家族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好消息。 菲律宾参议院以15票赞成、3票反对、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决议,呼吁国际刑事法院(ICC)出于人道主义考虑,批准对前总统老杜实行软禁。虽然这项决议没有法律约束力,但它的象征意义非常重大。它不仅表明了菲律宾国家在老杜案件上的态度,也无形中给ICC带来了一定的压力。 对ICC来说,这个决议来得恰到好处。 首先,老杜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,他已经出现认知障碍,无法正常参加庭审,这一点也得到了ICC任命的医疗专家的确认。 其次,外界对ICC在老杜案上的处理方式颇有微词。前不久,老杜在海牙拘留所中突然晕倒,引发了外界对拘押环境和医疗照护不足的质疑。如果继续坚持关押,不仅可能损害ICC的人道形象,还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。 其实,从ICC近期的一些动作中也能看出,他们似乎已经在为临时释放老杜铺路。例如,他们重新同意举行9月23日的指控听证会,并要求愿意接纳老杜的第三国提交请愿书。如今老杜的健康问题被公开,条件几乎已经成熟,只等菲律宾方面的态度。 展开剩余59%俗话说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。老杜今年3月在菲律宾境内被捕,是马科斯政府配合ICC的结果。虽然总统府多次强调政府不会干涉此案,但事实上,要不要放人,马科斯的态度至关重要。 问题在于:如果马科斯公开同意释放,那就等于否定当初抓捕的正当性,颜面难保;可如果坚决不同意,一旦老杜在拘留期间出现意外,带来的反噬同样难以承受。尤其在菲律宾当前局势混乱、腐败丑闻层出不穷的情况下,马科斯承受的压力本就很大。 最近,菲律宾政府官员前往ICC探望老杜,很可能就是想亲自确认他的身体状况,也说明马科斯已经在谋划后续。参议院的这项决议虽然不具法律效力,但它反映了多数民意,也为马科斯提供了一个台阶:以人道为由释放老杜,不失为一种解套的办法。 更深层次看,这份决议也是政治妥协和利益平衡的结果。如今菲律宾国内反腐运动如火如荼,已有不少国会议员被调查,未来局势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证据,还取决于各方的政治角力。在这种背景下,老杜家族的存在成了一股制衡力量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是非老杜盟友的议员,也开始释放善意。例如在9月30日,副总统莎拉的办公室预算在参议院仅用不到一小时就顺利通过,这显然是在为未来留下回旋余地。毕竟,2028年的大选谁能最终胜出,还未可知。 从目前的迹象看,ICC大概率会在不久后宣布老杜获准临时释放。但更关键的是,老杜能否顺利返回菲律宾,重回达沃市老家,这将成为下一场政治博弈的核心。 可以说,当初马科斯执意配合ICC抓捕老杜,如今看来是一着“臭棋”。若没有那一步,现在也不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。 发布于:天津市 |
